來源:火力發電網
10月17日,中保協與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電聯”)在北京召開電力行業(火力發電)保險風險研究課題成果發布會,并聯合發布的首個成果報告,以火力發電保險風險研究為切入點,探索建立電力行業保險風險分析、風險評估和風險防控服務的方法指引。
據了解,電力行業(火力發電)保險風險研究課題由永誠財險牽頭實施,其他核心參與單位包括平安產險、太保產險、富邦產險、中再財險、華泰財險、中華聯合、鼎和保險、陽光產險、長江財險。一期課題研究了燃煤電廠多年行之有效的各類安全管理的評價辦法和實例,針對燃煤電廠全生命周期,分別對影響建設期和運營期兩個主要階段的關鍵風險或主要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并依據建設期、運營期所涉及的國家、行業標準以及行業內各類事故教訓共性問題為切入點,進行相應的風險評估和風險防控建議,成果包括《燃煤電廠建設期保險風險評估及風險防控導則》、《燃煤電廠運營期保險風險評估及風險防控導則》兩部分?!督ㄔO期保險風險評估及風險防控導則》分別從影響建設期的關鍵風險入手進行分析,包括相關方風險、自然災害風險、土建風險、安裝風險、試車期風險、責任風險?!哆\營期保險風險評估及風險防控導則》對燃煤電廠運營期的主要風險進行詳細分析,包括火災爆炸風險、自然災害風險、機器損壞風險、責任風險四大部分。同時針對建設期和運營期存在的風險因素可能涉及的風險事故提供專業、科學的風險防控建議,作為該階段風險防控或安全管理的參考依據。
火力發電為目前最主要的發電形式。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裝機容量17.3億千瓦、同比增長6.2%,增速同比回落0.7個百分點。其中,水電3.0億千瓦、火電11.1億千瓦、核電3694萬千瓦、并網風電1.7億千瓦。預計全年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1.2億千瓦,其中,預計非化石能源發電新增裝機7300萬千瓦左右,煤電新增裝機略低于4000萬千瓦。年底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9.0億千瓦左右,其中,煤電裝機容量10.2億千瓦,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合計達到7.6億千瓦,比重進一步提高至40%,比2017年底提高1.5個百分點左右。
相關電力專家表示,我國火力發電企業的整體安全管理水平是比較高的,但是建設期和運營期仍然存在一定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事故風險,并可能造成較大的財產損失和社會影響,如:2016年11月24日江西豐城發電廠三期擴建工程冷卻塔施工平臺坍塌特別重大事故,造成了73人死亡、2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0197.2萬元。火力發電廠有系統單元多、技術復雜、危險因素突出的特點,建設期容易遭受臺風、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影響,運營期則面臨機器設備損壞等風險影響,這些風險可以通過安排保險的方式有效轉嫁,科學合理的保險方案一定是在客觀認識和評估風險的基礎上制定的,因此,開展電力行業保險風險研究是非常有意義的。
中保協于7月份向行業印發通知,共收到67家公司的反饋,該67家公司2017年總體保費規模占行業的96.05%。2017年數據顯示,全行業承保建設期電廠數量2116家,簽單保費54566.6萬元,總保額4506.88億元;承保運營期電廠數量16179家,簽單保費293512.47萬元,總保額65841.38億元。
從案件次數角度,建設期自然災害占43.5%、設備因素占24.2%;運營期火災爆炸16.4%、設備因素15.9%、自然災害15.8%。從案件金額角度,建設期自然災害24.6%、火災爆炸24.5%;運營期自然災害26.8%、設備因素23%、火災爆炸13.8%。
據介紹,電力行業(火力發電)保險風險課題以火力發電保險風險研究為切入點,探索建立電力行業保險風險分析、風險評估和風險防控服務的方法指引。
Polymer Technology(寶萊爾)的技術和理念于20世紀90年代從英國引入中國,是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環境污染控制及能源化學品綜合服務商,致力于為環境治理提供創新性的一站式綜合解決方案。
Polymer深入了解行業需求,近二十年來專注于燃煤發電行業清潔生產技術研究,可提供全套定制化解決方案,為客戶實現“清潔生產、穩定運行”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