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人民網
12月13日,2018(第十二屆)固廢戰略論壇在北京舉辦。本屆論壇以“集約循環突破變局”為主題,探尋固廢行業的風險和機遇,合力研判產業未來發展方向。包括固廢龍頭企業決策者、專家學者、研究機構、行業媒體以及固廢領域關注者等在內的千余人參會,共享這場環保界的“饕餮盛宴”。
當天的論壇圍繞“政策解讀、行業預判”“凝聚卓越、突破變局”“居安思危、轉危為安”等單元展開,行業專家針對環保政策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解讀,預判了固廢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固廢領跑企業掌舵人從不同方面分享了固廢產業的集約循環及布局突破。
國務院國資委副部長級干部、原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趙華林以“環保產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進行了分享。他表示,改革開放40周年,固廢管理也伴隨著整個改革開放發展的歷程,現今階段環保產業正處在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趙華林提出,創新是核心,重點是提高環保產業和企業的勞動生產率,向品牌化、高端化發展;同時要采取信息化、智能化的改造,提升企業整體管理團隊的專業化。
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黨委書記吳舜澤解讀了近期環境與經濟形勢。他指出,生態環境問題歸根結底是經濟發展方式問題,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是一個鳳凰涅槃的過程。環保是促進中國經濟換擋升級非常重要的動力,會帶來企業競爭力正向效益的提高。只要是依法常態化監管、公平公正、提前有序發布環境要求,就會產生傳導效應,避免劣幣驅逐良幣,避免破窗效應,這實際上是對加強技術進步和內部管理的高質量發展的企業******的支持。
E20環境平臺董事長、首席合伙人,清華海峽研究院生態中國創新中心主任傅濤以“兩山經濟與固廢市場的系統驅動”為主題,針對固廢市場進行了解析和預判。他指出,系統驅動的固廢市場才是未來。系統驅動分為三個層級,一是更大范圍的技術集成優化,二是面向客戶的系統解決方案,三是系統化所強化的社會系統資源集聚。他把這種集聚稱為生態鏈接效應和奇點價值效應。傅濤表示,固廢產業一是要逐漸回歸系統的價值服務,二是占據價值奇點更廣泛地聯通生態循環。固廢產業最貼近兩山產業核心,一定程度上表征著“兩山”產業的未來。
論壇現場,E20環境平臺高級合伙人、E20研究院執行院長、E20環境商學院執行院長王立章,住建部市政公用行業專家委員會環境衛生專家組成員、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徐海云,重慶三峰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雷欽平,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柯儉,首創環境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裁曹國憲和中信建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羅元鋒共話“雙重壓力下,領先企業的突圍之道”。
此外,E20研究院和畢馬威企業咨詢(中國)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了《垃圾焚燒發電PPP項目成本測算和分析報告(2018版)》。畢馬威企業咨詢(中國)有限公司基礎設施投融資(IGH)合伙人,國家發改委、財政部PPP雙庫定向邀請專家李煒針對報告進行了詳細介紹和分享。
Polymer Technology(寶萊爾)的技術和理念于20世紀90年代從英國引入中國,是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環境污染控制及能源化學品綜合服務商,致力于為環境治理提供創新性的一站式綜合解決方案。
Polymer一直致力于為環境治理提供創新性解決方案,除味、抑塵、垃圾覆蓋、保護水資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盡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