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環境問題不斷加劇,日益引起國際社會的重視。近年來,我國對環保產業扶持力度持續加大,并引入現代信息技術,促使環保產業向智慧環保邁進。預計在“十三五”期間,智慧環保有望獲得加速發展,逐步從數字環保跨越至智慧環保,行業前景廣闊。
之前,已經有很多信息技術在環保里面得到應用,包括污染源在線監控,PM2.5監測等,這些技術讓我們更加便捷地了解到周圍的環境。相比以往的信息化,在物聯網的時代,需要從技術、業務和產業整體的角度進行變革,從整個環保生態體系建設的角度,真正讓物聯網技術為環保去服務。
那么, 讓我們看一看與環境保護相關信息技術都有哪些呢?
1. 物聯網技術
物聯網技術主要可以分為感知層、應用層、網絡層三個層次,其中,感知層主要是實現對“物”的識別,網絡層是將感知層獲得的信息進行傳輸,應用層是與相關行業進行融合。在環境保護中應用互聯網技術可以追溯到1997年環境寶華部設立的環境監理信息系統。物聯網技術主要是通過在重點排污單位中安裝自動監測傳感設備,比如酸堿度測定儀等環境傳感設備,將這些設備中收集到的信息通過無線傳感網、GPRS、衛星等自動傳輸到信息監控中心,同時各個監控中通過環保專用廣域網,形成國家、省、市三級化的監控中心,目前,已經有126764家企業應用了自動監控,有效的對環境實現了監控以及防范。
2. 3S技術
3S技術是地理信息系統(GIS)、遙感技術(RS)和全球定位系統(GPS)的總稱。環境保護是3S技術應用的重要領域,通過RS技術可監測大氣中主要污染物及顆粒大小和分布區域,還可以對水體污染以及城市生態環境污染等進行數據收集并采樣,結合GPS即可獲取帶有坐標的詳細的定位數據信息,從而可實現對環境信息的精確采集,再利用GIS強大的空間數據信息的處理和綜合分析能力,將獲取到的帶有定位信息的環境實況信息進行分析,實現對環境保護中環境數據的實時監測、區域環境質量的評價、環境預警以及為環境保護提供決策性支持。
3. 數據挖掘與數據倉庫技術
數據挖掘指的是從大量、不完全、模糊、有噪聲、隨機的數據中獲取隱含在其中的、潛在有用的、人們事先不知的信息以及知識的過程。隨著3S技術在環境保護中的廣泛應用,必將會積累大量豐富的環境空間信息數據,并且這些數據一定會在環境保護中發揮出重要的作用,而不僅僅是作為一組歷史數據。
4. 綠色區塊鏈
具體而言,綠色區塊鏈的商業模式包含以下要素:
1)綠色數據:利用區塊鏈的分布式、不可篡改和協同共識特性,將環境問題的各種方法學智能合約化,連接分散的環境數據孤島,構建覆蓋全球的環境可信數據監測和采集網絡。
2)綠色資產:在環境數據確權和資產化的基礎上,規劃和設計有效的經濟激勵模型,將權利、義務、激勵有機結合,實現環境數據和資產在各國政府、企業、協會、社會和個人之間實現高效可信流通、共享和交換, 將環境數據和資產的利益主體、監管機構、行業協會和個人納入到有機的治理體系中。
3)綠色生態:綠色區塊鏈提供開放而豐富的接口,為各方對環境數據和資產的共享、流轉、分析、交易和監管提供服務,充分挖掘環境數據和資產的巨大價值,形成全球范圍的綠色生態價值網絡,把單純依靠強制和處罰模式,轉變為權利和義務相結合、監管和激勵相促進的環境保護新模式,推動人類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搭載了信息技術的環保行業,產業結構將從資本密集型、人員密集型逐漸向技術服務型優化,一些專注于環保需求專業化和定制化的服務型環保公司將脫穎而出。隨著產業鏈整合以及行業并購的加劇,環保企業將從僅提供生產設備的制造者轉型為提供更多環境監測以及治理服務的綜合方案解決商。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0年-2016年,我國環境監測行業的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2.8%。環境監測市場規模2016年時為434億元,在2017年達到約470億元,2018年有望再上一個臺階,輕松突破500億元。根據市場分析機構預測,到2020年,環境監測行業的潛在空間可以達到1200億元。
智慧環保發展的價值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1. 對政府的價值:智慧環保可以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環境保護效果,解決人員缺乏與監管任務繁重的矛盾。
2. 對企業的價值:智慧環保可以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對企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數量可準確掌握,承擔起企業應用的社會責任。
3. 對公眾的價值:智慧環保可以滿足公眾對于環境狀況的知情權,還可以環境污染舉報與投訴處理平臺。
Polymer Technology(寶萊爾)的技術和理念于20世紀90年代從英國引入中國,是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環境污染控制及能源化學品綜合服務商,致力于為環境治理提供創新性的一站式綜合解決方案。